-
四氯化碳是最重要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之一,也是《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最早受控的关键物质之一,但是过去20余年期间四氯化碳(CCl4)基于大气观测反演的排放量一直高于采用各国报告生产和消费量计算的排放量。与主要是延时排放的CFCs和哈龙不同,被认为来自瞬时排放的四氯化碳,却在2010年全 ...
-
https://mp.weixin.qq.com/s/C2kfLHQjgflwyEhzeGQCRw
原创 《国家科学评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年07月07日
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是巴黎协定达成的控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共识。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是我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承诺和贡献,而准确评估国家温室气体收支则是达成这一目标 ...
-
https://mp.weixin.qq.com/s/3WygK7mn85jJDpWII71tmg
原创 Science Bulletin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5年07月05日
当前,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碳汇转碳源”、低纬度珊瑚礁大规模死亡及永久冻土加速融化等现象表明,生态系统临界点的级联突破正引发生态风险,威胁人类生存根基。
近期,Science Bulletin 以“A framework for qu ...
-
转自: https://www.atmos.pku.edu.cn/xwzx/168506.htm
气候变化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不均匀性主要源于各地变暖速率的不同。准确预测未来区域变暖,对于评估气候风险、制定适应策略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最先进的全球气候模式在模拟历史及未来的全球变暖空间分布时,仍往往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 ...
-
闪电的放电过程包括初始空气击穿、先导通道发展、重新击穿、回击等若干子过程,对应不同的电磁辐射特征。基于闪电波形特征进行高效、精确的闪电放电类型的分类和识别,是雷电物理研究与防护领域的基本需求之一。
传统的闪电分类方式通常基于放电脉冲的上升沿、脉冲宽度等关键波形参数的经验阈值进行判断, ...
-
https://www.camscma.cn/article/5449.html
“中国气象局雷电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雷电实验室)重点围绕雷电监测、雷电预警预报、雷击机理和防护、雷击风险评估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致力于打造科研与业务融合、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开放共享、国际一流的雷电科技创新基地和应用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促进 ...
-
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6/t20250630_7876681.html
本研究聚焦热带季风降水的长期预测问题。热带季风系统在塑造区域乃至全球气候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其高度复杂的气候动力学特征:区域性动力过程、全球气候驱动因子、大尺度遥相关机制以及系统固有的非平稳性等,使其长期预测面临巨大挑战。
...
-
2025-06-25 来源:生态环境部
今年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高,浙江省副省长杨青玖出席活动并致辞。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 ...
-
转自大气所官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期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要求,“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气土水专项”)进入成果凝练与成效总结的关键阶段,经专业机构和专项总体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启动2025年“碧空同测”跨区域综合观测计划(以下简称“观测计划”)。该观测计 ...
-
https://mp.weixin.qq.com/s/2MhwEPMDj8vOZBGhBdZQuw
原创 陈克杰团队 AGU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Changes of Qinghai Lak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Joint Inversion of GNSS and InSAR Data
地下水在高原湖泊水量变化中扮演着重要但常被忽视的角色,不仅影响湖泊水位的长期趋势,也反映区域水 ...
-
冰期终止期(即冰消期)是地球气候从寒冷冰期向温暖间冰期转变的时期,这一过程大致持续数千年至一万多年,其转换机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冰期理论中,65°N太阳辐射驱动、低纬驱动、粉尘驱动、千年事件节拍器驱动、南半球驱动等都是比较经典的冰期-间冰期转换机制。由于年代控制较准确、重建记录丰富等优 ...
-
近年来,全球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其中以赤道地区的巴西尤为显著。2003年,巴西年森林流失面积一度超过40,000 km²,居全球之首。热带森林不仅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陆地碳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栖息地变化最剧烈的地区。因此,遏制森林砍伐和退化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具有重要意义。森林覆盖减少显著改变了地 ...
-
https://mp.weixin.qq.com/s/hslYzPxCRhfwtstnRENfYw
原创 张琴,张利平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年06月23日
气候水文预估不确定性量化及约束方法研究进展张琴,张利平,李意,刘丽娜,佘敦先,周芷菱,袁喆
研究概述
近年来,气候水文预估不确定性的量化与约束问题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将 ...
-
日期 2025-06-18 来源:地球科学部 作者:刘羽 蒲晓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5054.htm
图 2020~2060年不同减排情景下中国的碳氮排放及碳氮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批准号:42325707)等资助下,浙江大学谷保静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中国碳氮综合管理研 ...
-
日期 2025-06-10 来源:地球科学部 作者:刘羽 蒲晓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5000.htm
图 最近2Ma东亚季风快速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对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494910)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间冰期季风气候不稳定 ...
-
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CO2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CO2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CO2汇。但青藏高原拥有我国超过50%的湖泊,并具有 ...
-
减缓气候变化能通过减少空气污染排放,增加绿色出行,以及调整健康饮食结构等方式提升公共健康水平,这将为开展气候行动提供更强的动力。《COP28阿联酋气候与健康宣言》呼吁制定并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健康协同效益的碳减排政策。因此,对碳减排行动的成本、健康协同效益及其成本有效性进行系统性评估十分有必要, ...
-
树干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温度升高将急剧增强呼吸作用进而加剧气候变暖。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可通过热适应机制(thermal acclimation)来减弱呼吸作用对升温的响应。目前,叶片和根系组织的呼吸热适应已得到较多关注,但树干是否也存在呼吸热适应现象? ...
-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6/545745.shtm
本报记者 倪思洁 孙丹宁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时间,全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想看看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拿什么兑现承诺。
几天后,在位于北京三里河的中国科学 ...
-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空气污染经历了显著的先增长、后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12-2013期间,面对非常严重的华北灰霾,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控制污染排放。经过共同努力,在接下来的若干年,我国大气颗粒物(又称气溶胶)浓度逐年下降,重污染天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