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回复: 0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

261

主题

35

回帖

10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RNxlkUkA0JX6yB8bZ4N14g
原创 AAS  大气科学进展AAS  2025年06月26日


近两年来,随着交互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也已迅速渗透到出版领域。《大气科学进展》编辑部注意到从投稿到审稿意见,经常能发现AIGC的痕迹,甚至发现若干“AI幻觉”案例,如编造不存在的文献等。

正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在2024年9月“首届玉渊潭科研诚信会议”上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约翰威立、泰勒-弗朗西斯、威科、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国际知名出版机构联合发布《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中所指出:

“一些科学家已经在使用聊天机器人作为研究助手,帮助其组织思维,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反馈,协助其编写代码并总结研究文献。AI在研究论文写作、创作等方面的影响不断增强,但是对学术研究的透明性、完整性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界最担忧的是科学家、研究人员、学生等可能会欺骗性地将AIGC生成的文本作为自己的文本,或者简单使用AIGC并产生不可靠的研究成果。

许多科研人员往往放手让AI辅助写作,需要注意的是,AI写作或翻译,往往冗长啰嗦,充斥着大量看上去华丽的“无效废话”,降低论文观感,需要大量人工主动干涉,才能“恢复”成简洁、精准的学术语言。

那么,研究开展和论文撰写阶段使用AIGC到什么程度会构成学术不端,进而影响科研诚信?使用AI润色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是否会造成原创成果泄漏?《大气科学进展》编辑部特意提供了中信所发布的《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全文下载链接。该指南不但对以上问题有详细解答,还提供案例供借鉴和参照。

让我们共同加强诚信治理,防范学术不端。


附件1:《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英文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q704tTHYDY17AYO2o_S3A?pwd=seh3 提取码: seh3

附件2:《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中文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rpqd0Xb38OCnFRj7yDwWg?pwd=tkw6 提取码: tkw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