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nmUKUWsUABB995Y9FAhF_w
NL 土壤物理与水文 2025年10月13日
原文题目:Rapid Increase in Extreme Hourly Precipitation in Recent Two Decad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Large-Scale Drivers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5GL117722
摘要
尽管青藏高原(TP)的极端小时 ...
-
https://mp.weixin.qq.com/s/J4LgGpSE3S23vTdwENM9oQ
陆气耦合与生态水文遥感小组 2025年09月19日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带来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大挑战。为了识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评估方法,量化了全球生态系统对气候变率的反应。通过构建植被敏感性指数(VSI),结合MODIS遥感 ...
-
https://mp.weixin.qq.com/s/ihAS8goi06aift55_WZpjQ
原创 黄建平 科学通报 2025年10月10日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北半球夏季热浪愈加频发[1,2], 同时土壤也出现明显的变干趋势[3], 热浪频发和土壤变干并发这一特征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北美西部、东欧和东北亚尤为显著[4~9], 给当地居民和生态系统的敏 ...
-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0/552843.shtm
作者:朱汉斌,付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卫强团队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Weiqing Han、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莹等人合作,在赤道印度洋潜流多时空尺度变异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突破。相关 ...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海洋温度、盐度变化,海洋“上轻、下重”的密度层结特征显著增强,这是海洋气候变化的一个核心特征,具有重要的气候和生态意义。探究海洋层结变化事实、机制并揭示其气候影响,是海洋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9月30日,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
https://mp.weixin.qq.com/s/W8cNdWVbKJBFD7-KOib4gw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 2025年09月28日
未来海洋学院导师李建平教授团队发现冬季半球间海温偶极子(SSTID)是预测萨赫勒夏季降水的有效预测因子
近日,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建平教授团队在Environmental ...
-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9/552155.shtm
作者:刁雯蕙,朱汉斌,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5
“‘桦加沙’的极端强度或许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数量减少、强度增强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王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道 ...
-
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9/t20250925_7979590.html
相比于短时天气预报、季节预测和长期气候预估,次季节预测在精准性与时效性之间取得了更优平衡。它既能提供足够精细的预报信息,又能为早期预警与科学决策留出关键的反应窗口。因此,这一领域正逐渐被视为气候服务中的“黄金机会窗口”,来自各行各业对次 ...
-
https://www.atmos.pku.edu.cn/kxyj/kyjz/2f6204e5812c43e9af44b7cd16ad1d5f.htm
海洋经向翻转环流(MOC)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将热量从低纬度输送至高纬度区域,调控全球气候。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植被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变化如何影响海洋环流,特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 ...
-
https://www.atmos.pku.edu.cn/kxyj/kyjz/1c59666386444bb09e39f4a0fed4914d.htm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达到约47℃的极热气候可能曾在地球历史上出现,在宜居带内边界附近的类地系外行星上普遍存在,也可能在未来持续变暖的地球的局地区域内出现。前人研究表明,极热气候下可能形成行星尺度的近地面大气逆温现象(即行星边界层 ...
-
http://iap.cas.cn/gb/xwdt/kyjz/202509/t20250924_7976716.html
哈德莱(Hadley)环流作为全球最强的经向环流圈,是联系热带和热带外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同时哈德莱环流在维持全球热量、角动量和水汽平衡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多研究一致指出最近几十年全球纬向平均Hadley环流具有显著扩张的长期变化趋势, ...
-
https://mp.weixin.qq.com/s/M-za6npOs1gKkSJOxiDoFg
韧性城市研究室 PKU韧性城市研究室 2025年07月26日
0 论文信息
标题:Drivers of the extreme North Atlantic marine heatwave during 2023
期刊:Nature
时间:04 June 2025
作者:Matthew H. England, Zhi Li, Maurice F. Huguenin, et al.
DOI:https://doi.org/ ...
-
昆仑山地处青藏高原北缘,其降水变化直接影响下游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供给。关于昆仑山降水的气候态分布与长期变化趋势,气候学界已经有不少讨论,但对其夏季降水年际变率的驱动因子及物理机制,当前研究较少,尚存在认知空白点。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和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唐世杰与所在团 ...
-
https://mp.weixin.qq.com/s/y8MfdlxO8o_ITIBrkqQT5Q
崂山实验室 2025年09月11日
近日,由崂山实验室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Magnitude uncertainty dominates intermodel spread in zonal-mean precipitation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aerosol increase”(《幅度不确定性主 ...
-
https://mp.weixin.qq.com/s/Yv9FPGqdXCkJuWiGhFbI9Q
地学科研动态 2025年09月12日
9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沙研究员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Neglecting land–atmosphere feedbacks overestimates climate-driven increases in evapotranspiration”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解决了学界长 ...
-
https://mp.weixin.qq.com/s/DMW9LErdcaLZEKPzpv7Lvw
地球 Nuance 2025年09月09日
大西洋尼诺/尼娜现象,特征为赤道大西洋东部海洋表面温度(SST)异常偏高或偏低,传统上被认为仅通过大西洋热带辐合带(ITCZ)雨带影响西非国家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特别是降雨)。然而,近期发表于《npj气候与大气科学》的一项 ...
-
https://mp.weixin.qq.com/s/0U1a76ow5VgySs062kBaBA
聂羽,孙颖等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025年09月08日
“一夜降温20℃”、“暴雪冻雨致春运交通瘫痪”、“北美极寒冲击能源统”……近年来,极端寒潮事件频发,对民生、经济与社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一些研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北极快速增暖的背 ...
-
斜压不稳定是中纬度大气动力学的经典理论,它预测中纬度大气斜压性越强时热带外气旋越深厚、斜压波活动越强。北半球有两个最强的斜压波活跃区域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空,也被称为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Nakamura (1992, JAS)研究发现在北太平洋存在斜压波活动“深冬抑制”现象,即北太平洋风暴轴在大气 ...
-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9/550763.shtm
作者:赵广立,刁雯蕙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9/2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赵广立 刁雯蕙
前不久,刚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杂志发表了文章的曾振中,脑袋里仍有一堆问号。
倒不是论文有什么问题。作为南方科技大学从事地球系统过程与全 ...
-
https://mp.weixin.qq.com/s/bQG3T47W7xh8KzVbmh_nkw
安霞东等 海气风华 2025年08月25日
跨洋盆相互作用是进一步理解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的重要前沿方向,其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已揭示了多条北大西洋影响热带太平洋的大气和海洋通道。
近日,国际著名地学期刊Geophysi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