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6UEQRdl5Jhx26-maoipEmw
原创 胡爱学 OLAR海陆气研究 2025年07月23日
01 Introduction / 导 读 /
地球气候系统由多个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动力过程构成,造就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变率与变化格局。热带年际变率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为主导,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大 ...
-
“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现面向社会开展2025年度第一轮用户课题征集,重点支持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大气环境模拟研究、极端天气气候模拟预报和公里级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更好地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本轮课题征集方案如下:
1.征集课题 ...
-
Hadley环流是全球大气环流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全球能量平衡与水汽输送具有重要作用。ENSO是年际气候变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与Hadley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全球气候。由于缺乏直接观测,再分析数据集和CMIP模式常被用于分析Hadley环流的特征。以往研究系统评估了CMIP模式再现ENSO相关Hadley环流异常的空间分布与强度的 ...
-
地表能量收支是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能量交换,通常用净地表能量通量(Fs)来量化(图1)。地表能量收支可以调节地表温度和蒸散量来控制陆面气候过程和水循环,其变化会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力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影响全球能量、水和碳循环过程。因此,Fs的合理模拟对地球能量收支和地表过程研究至关重要。
...
-
https://mp.weixin.qq.com/s/j2EkbmGqXZeIbtlHpY0IMw
转自:“WetWan”公众号
Destination Earth (DistinE)是一个2022 年启动的欧盟资助计划,旨在到 2030 年构建地球系统的数字副本(孪生地球)。
最近ECMWF和欧洲众多参与数字孪生地球项目的科学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上发 ...
-
转自:“EarthAi”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QRnBDxNtBy46eqbIb3B17g
第一次算力竞赛:数值天气预报的早期历史The First Compute Arms Race: the Early History of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Charles Yanghttps://arxiv.org/abs/2506.21816
摘要
本文追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全球将早期 ...
-
转自:【中国气象报】 http://epaper.zgqxb.com.cn/index.html?guid=1940924704697090049
日期: 2025/07/04
本报讯 记者 张艺博 通讯员 桂柯 报道 记者近日获悉,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车慧正团队研制的全球首个气溶胶—气象耦合预报人工智能模型(AI-GAMFS),已在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国际气象早期预警业务支撑 ...
-
转自:【中国气象报】 http://epaper.zgqxb.com.cn/index.html?guid=1940924704697090050
本报讯 记者 于桐 通讯员 陆春松 报道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利用云的观测资料,结合理论研究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深入开展云微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的基础研究,成功 ...
-
转自: https://aos.fudan.edu.cn/47/1a/c14817a739098/page.htm
云辐射效应能够调节地表和大气层顶的能量收支,对天气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云量日变化显著影响短波云辐射效应,但在当前全球气候模式中存在较大误差(Chen et al., 2022),严重削弱了模式对云气候效应的模拟能力。以往的模式评估工作多侧重于 ...
-
2025年5月12-16日,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委员会(WCRP)发起的“全球公里级数值模拟黑客马拉松”(km-Scale Hackathon 2025)北京节点活动在北京密云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喀麦隆、德国、印度、缅甸、巴基斯坦、波兰、俄罗斯、泰国、孟加拉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单位的近100人参加 ...
-
大气所官网: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7/t20250701_7877560.html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是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主模态,它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副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反相变化。IPO通过调整大气环流,改变热量和水汽输送,从而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但是,现有的气候耦合模式在模拟IPO时仍存在 ...
-
https://mp.weixin.qq.com/s/i4vbbZ7x5GKTlTFnKq1o4A
刘燕飞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2025年5月19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启动全球3公里分辨率实时天气预报实验性研究。这一进展是气象学的一个里程碑,或将带来全球天气预报的重大进步。
研究人员基于NCAR的跨尺度预测模型(MPAS),每天 ...
-
https://mp.weixin.qq.com/s/FGJgaVRlCW41t63qPaveNA
原创 贾文星等 AGU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和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沈学顺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了国际上还未曾见到的全球在线耦合的化学天气模式(Global Chemical Weather, GCW),减小了天气模式对平流层温度预报的偏差。该研 ...
-
多初值、多模式的超级集合预测系统能够同时降低模式初始条件以及模式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提升气候预测的准确率。当前,国际主流的气候预测业务中心,如美国(NMME)和欧洲(EUROSIP)等相继建立了多模式气候预测系统,并在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NCC)自2015年起,以我国国内自主模式为核 ...
-
在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冬季极寒天气事件频发且强度多变,这种气候异常现象给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研究基于功率谱逼近(Spectral Nudging)试验,系统分析了在相似动力环流条件下,不同气候变暖情景的热力效应对寒潮事件的影响机制。以2020/21年冬季东亚三次典型寒潮事件为 ...
-
南极平流层极涡的模拟是当前气候模式存在的长期挑战(例如“冷偏差”和“强西风”),这可能源于平流层波拖曳的不足,从而导致极涡的延迟破碎,国际上普遍采用定常基流(风场方向和大小不随高度发生变化)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案的全球气候模式中均存在该问题。来自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 ...
-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表现为海平面上升、冰冻圈退缩、水资源短缺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进而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提出通过二氧化碳移除(CO₂ Removal, CDR)手段主动干预气候系统,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尽管目前可能的CDR技 ...
-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热带印度洋海温年际变化的主模态,其正位相表现为赤道东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冷,而热带西印度洋呈现异常偏暖的海温。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则是热带地区最强的海气相互作用模态,多年以来ENSO与IOD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气候学者广泛关注 ...
-
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用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人为土地利用变化是改变降水变化时空分布的重要外强迫因素之一。土地利用变化可以通过地表能量、水循环和大规模大气环流的变化影响降水,对地球系统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降水变化并对未来进行预估,有助于提供早期预警, ...
-
对流参数化方案(CPS)的分辨率敏感性是天气与气候模拟中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同网格分辨率下对流过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随着模式分辨率逐步提升至“灰区”(1–10 km),部分对流可显式解析,部分仍需参数化。因此,基于传统CPS的模式模拟表现出较大不确定性。目前相关研究多将分辨率敏感性归因于CPS本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