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EarthAi”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QRnBDxNtBy46eqbIb3B17g
第一次算力竞赛:数值天气预报的早期历史 The First Compute Arms Race: the Early History of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Charles Yang
摘要
本文追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全球将早期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竞赛。概述了美国、英国、瑞典、加拿大和日本数值天气预报的早期历史。确定了塑造一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计算能力、机构建设与国家能力,以及人才。从现代国家利用人工智能(AI)加速科学竞争力的战略视角出发,总结了几条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教训。
1 引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
预测天气的能力长期以来对人类社会的农业、贸易和战争都至关重要。在中国《三国演义》史诗中,传奇军事战略家曹操在赤壁海战中因一场意外的东风而战败[1]。在更近的西方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D-Day)的时机及其成功,部分归功于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Met Office”)相比其德国同行更优越的天气预报能力。德国评估认为英吉利海峡的恶劣天气将持续两周以上,这意味着派往法国前线的部队减少,隆美尔也返回柏林庆祝妻子的生日[2]。精确的天气预报对于现代社会缓解自然灾害、支持农业生产以及运行日益依赖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仍然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天气预报仍主要依赖专家预报员的判断。但战争的结束预示着一场巨变:随着计算机器的出现,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应运而生,它使用计算机求解方程来进行天气预报。本文考察战后早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历史以及为运行NWP而建造最大计算机的全球竞赛,作为一个历史案例研究,为当前国家利用AI提升科学竞争力的战略提供参考。
2 计算的早期岁月
数值天气预报(NWP)的理念,即大气的未来状态由其当前状态决定,并可通过物理方程进行预测,最早由维尔海姆·皮叶克尼斯(Vilhelm Bjerknes)于1904年提出理论。1922年,刘易斯·弗莱·理查德森(Lewis Fry Richardson)概述了实现NWP的具体步骤,但由于他的所有计算都是手工完成的,并且使用了较大的时间步长,他的预测不准确,并显示出不切实际的天气动力学特征³。
³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b ... CF1BB624F97EC9CCA79
尽管NWP的理论由来已久,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加速了自动化计算机器的发展。IBM于1944年开发了哈佛马克一号(Harvard Mark I)用于计算海军炮击表。后来它被冯·诺依曼(von Neumann)用于曼哈顿计划。同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师在美国陆军的资助下于1943年初建造了ENIAC。它于1946年完成,并移至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Aberdeen Proving Ground),后来用于设计氢弹的计算。同样,英国开发了巨人计算机(Colossus),这是一台用于破解德国加密的可编程电子计算机(其名声可能被用于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机电式炸弹机 Bombe 所掩盖)。
战后,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他在战时一直是计算机器作用的主要倡导者——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IAS)组织了电子计算机项目(Electronic Computer Project),目标是建造一台比第一代计算机强大得多的电子计算机。冯·诺依曼与富有魅力的瑞典裔美国人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Carl-Gustaf Rossby)等人,也从海军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获得了资金,在IAS成立了一个气象学小组(Meteorology Group)。同年晚些时候,罗斯贝在IAS组织了一次气象学会议,汇集了当时对NWP感兴趣的气象学家,包括最终将领导IAS天气预报工作的朱尔斯·查尼(Jules Charney)⁴。电子计算机项目为该计算机最终的应用规划了三个方向:工程、数值数学和天气预报,后者由朱尔斯·查尼领导。
⁴ https://www.jstor.org/stable/26223121
虽然“IAS机器”被延误,直到1952年才完成开发,但查尼得以与美国天气局(US Weather Bureau)合作,获得了位于马里兰州的ENIAC机器的使用时间。该团队工作了33个日夜,在查尼、菲约托夫特(Fjortoft)和冯·诺依曼⁵(简称CFvN)的里程碑式论文《正压涡度方程的数值积分》("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the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中,首次展示了使用ENIAC进行的数值天气预报。尽管CFvN报告称需要24小时来制作一个24小时的预报,但计算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实现理查德森的梦想:让计算预测的速度快于天气变化。发现的另一个挑战是通过打孔卡进行数据输入和编程,这在1950年代对于NWP获得实际时效的结果来说一直是一个主要瓶颈⁶⁷。关键的是,CFvN的论文使用正压模型(barotropic model)显示出令人惊讶的良好预报结果,该模型对天气模式的假设比斜压模型(baroclinic model)更强⁸。这后来被证明是偶然的好运,但这一积极结果有助于巩固在美国将NWP业务化的支持。
⁵ https://maths.ucd.ie/~plynch/eniac/CFvN-1950.pdf
⁶ 事实上,CFvN自己报告说,根据他们的经验,他们认为仅通过数据输入操作化就能将结果产出时间减少50%。
⁷ 原文脚注6为重复引用,此处合并翻译。
⁸ 正压模型假设大气密度仅随压力变化,简化了计算;斜压模型考虑了密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更复杂但更符合实际大气。
这一成果极大地激励了国际NWP界,首次证明了计算机可以通过求解方程来预测天气。
3 竞赛展开
美国
1950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CFvN论文,包括其令人惊讶的强劲结果,受到了美国联合气象委员会(Joint Meteorological Committee, JMC)的重视。该委员会隶属于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成员包括美国各气象机构的负责人:美国天气局(后更名为国家气象局 NWS)、空军气象局(Air Weather Service)和海军气象局(Naval Weather Service)。他们在1952年底成立了一个小组委员会来调查NWP的潜力。到1953年夏天,小组委员会提交了建议,认为应成立一个联合单位来实现NWP业务化,同时降低预期,强调NWP业务化将是缓慢、困难的,并且需要与日常数值预报员工作同时进行。
三个机构的JMC领导层认识到其潜力和紧迫性,并落实了小组委员会的建议。1953年7月1日,JMC创建了联合数值天气预报小组(Joint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Unit, JNWPU),这是一个独特的单位,人员平均来自所有三个机构,文职人员与军事人员并肩工作。早期模型于1954年底在IBM总部的IBM 701上开发,直到1955年专门为JNWPU采购并安装了一台IBM 701。NWP实现了业务化运行,预报产品于当年开始发送给分析员。值得注意的是,JNWPU主任乔治·克雷斯曼(George Cressman)后来于1965年成为国家气象局局长。
早期,JNWPU做出决定,不专注于为预报员开发工具,而是转向业务化的NWP生产,即每天制作基于NWP的24小时预报发送给预报员。尽管CFvN论文设定了过高的期望,并且早期NWP结果令人失望,但业务化的决策有助于将资源早期集中用于关键挑战(如自动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并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⁹。到1958年,来自业务化NWP的S1评分(一种天气预报准确度的衡量标准)开始显示出相对于基线的首次改进。到1960年,NWP开始超越人工预报。
⁹ https://journals.ametsoc.org/vie ... honwpa_2_0_co_2.x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