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60年降水数据“把脉”中国极端降水

46

主题

5

回帖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8
发表于 昨天 10: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学报观点要览】

  文章:《1961—2020年中国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气候与环境研究,2025年第30卷第3期
  作者:占龙飞、董保华、辛佳洁、占明锦
  评荐:马柱国(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大量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全球区域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有的地区频率增大、强度增强,有的地区频率和强度却呈减弱趋势。随着极端降水的增多增强,人类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认识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厘清其形成机理,进而准确预报其强度、落区和发生时间是大气科学研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地形地貌和气候背景的差异,导致区域尺度的极端天气事件具有明显不同的发生特点。区域差异还对极端降水的定义、极端降水临界值的选取有所影响。这都给人们认识极端天气的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带来困难,也是极端降水预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人们对区域尺度极端降水的规律及形成机理的认识还很薄弱,该文瞄准这一研究缺口展开研究。基于中国区域669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对极端降水、中国区域总降水量和最大连续5天降水量,以及超过第95百分位数的年降水量3种表征极端降水的指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1961—2020年中国区域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

  当前,全球尺度的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有加剧趋势。该文研究发现,1961—2020年我国各个干湿区的极端降水指数总体的变化幅度大小为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即干旱区的变化幅度最大,而半干旱区的变化幅度最小;超过第95百分位数的年降水量和总降水量为增长趋势,最大连续5天降水量为减小趋势,这种趋势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尤为明显,特别是城市区域。该研究为区域减灾防灾能力建设的提高提供了事实依据。

  减灾防洪能力的提高要依据极端降水的预测水平。目前,国际国内的预测水平还难以满足减灾防洪的工作需求。该文利用R/S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依据极端降水趋势和周期性的事实,对未来中国区域降水指数进行了预测,发现未来降水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尽管这些结论是基于统计方法,也并未涉及形成原因,但对未来中国区域减灾防洪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目前研究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极端降水的研究还任重道远,如何建立高水平的预测方法仍是科研和业务工作的重点。

《科技日报》 2025-10-21      第07版:理 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