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李锐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利用中国风云卫星全天空探测陆面植被蒸散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地球科学Nature Index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onitoring Daily All-Sky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East ...
-
日期 2025-06-05 来源:地球科学部
图 基于过去暖期预测未来南亚夏季风的变化。利用过去暖期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a)季风降水热力项,(b)季风降水动力项,(c)SSP5-8.5情景下季风降水变化(即动力项与热力项之和)和850hPa季风环流变化,(d)同(c),但为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结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 ...
-
热带气旋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坏力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管气象预报技术持续进步,热带气旋强度,尤其是其快速增强过程的准确预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观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卫星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观测,容易受到热带气旋顶部云层的干扰,难以直接探测到眼墙区域,这 ...
-
中国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进展
孙颖,王东阡,张学斌
研究概述
作为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大前沿科学领域,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旨在揭示气候变化的原因,量化外强迫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这些问题不仅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我国在检测归因领域总体起步较晚, ...
-
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imply limited futur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weakeningDavid B. Bonan, Andrew F. Thompson, Tapio Schneider, Laure Zanna, Kyle C. Armour & Shantong Sun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过热量和盐分的输送调节北大西洋气候,并对北美 ...
-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及其在大气-海洋研究中的应用》专著封面
作者:穆穆 徐辉 戴国锟 张坤
大气与海洋系统高度复杂且具有非线性特性,这使得传统线性方法在研究气候异常、极端事件和预报不确定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局限。面对这一挑战,科研界亟需更科学、更有效的非线性方法和工具。穆穆团队于2003年首创了“条件非 ...
-
近日,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在线发表了海洋与大气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Spectral Features of Internal Wav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南海内波谱特征)。该成果第一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年教师孙惠博士,通讯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庆轩教授。
内波作为海洋内 ...
-
作者:侯霞 来源: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站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Combined Dynamical-Deep Learning ENSO Forecasts”(结合动力学与深度学习的ENSO预报)的最新研究成 ...
-
以下内容来自“大气科学进展AAS”(https://mp.weixin.qq.com/s/ch54kwFfofcB7e-_PDJI5w):
AAS编辑推荐
风云相似处,暴雨突变时:谁在决定极端降水?
—新研究揭示河南极端降水的关键环境特征
2021年7月,中国河南省遭遇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极端暴雨(下称“21·7”事件),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纪录,造成了严重的 ...
-
Citation:Shi, Y. S., and X. F. Li, 2025: The rotation of the asymmetric circul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rack direction change of Tropical Cyclone Khanun (2017). Adv. Atmos. Sci., https://doi.org/10.1007/s00376-024-4197-4 .
Download: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article/doi/10.1007/s00376-024-419 ...
-
Climate science for 2050
Guy Brasseur1,2* Detlef Stammer3 Pierre Friedlingstein4,5 Gabriele Hegerl6 Tiffany Shaw7 Kevin Trenberth2,8 Jadwiga Richter2 Carolina Vera9 André Berger10 Helen Cleugh11 Steve Easterbrook12 Paul Edwards13 Daniela Jacob14 Michael Mann15 Valérie Mass ...
-
季风中断是夏季风在季节内尺度上的重要变化,表征季风活动的暂时减弱,伴随的降水和环流的变化往往会引发高温热浪、干旱等气象灾害。南海夏季风位于亚澳夏季风的中心位置,是联系各个季风子系统的关键桥梁。南海夏季风的中断不仅会引起局地天气异常,还可能会进一步对其他地区的天气气候造成影响。因此,研究南海夏 ...
-
中尺度涡—水平尺度几十到数百公里、持续数周至数月的旋转水体—在海洋物质输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家对涡旋携带水体的特征已有较多理解,但对于水体如何从涡旋中逃逸(泄漏)的机制却知之甚少。本研究对长期以来默认的气旋性(北半球逆时针方向)和反气旋性(顺时针方向)涡旋泄漏过程的一致性提出了质 ...
-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增温速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巴伦支海–喀拉海(Barents–Kara Sea, BKS)地区,夏季海冰的加速消融已成为气候系统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与此同时,东亚地区的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和经济活动密集区,其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水库调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Past warm intervals inform the futur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不同气候增暖背景下南亚夏季风变化机制的一致性,强调了古气候参照物在提升未来气候预估准确性方面的重要潜力。
该研究综合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 ...
-
近日,兰州大学张健恺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Predicting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s Using Video Prediction Metho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使用视频预测方法预测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s, SSWs)事件,提出了一种 ...
-
近日,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朱彤院士研究团队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团队在地学领域知名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发表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稳定边界层弱湍流和湍流间歇性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三大关键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图1.论文题目和作者信息
...
-
学院雷久侯教授课题组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aystack观象台张顺荣研究员,结合数值模拟与卫星观测,揭示了汤加火山喷发能量跨越大气多圈层传播并影响低轨道卫星高度的大气层的物理过程。相关成果以“Were Gravity Waves or Lamb Waves Responsible for the Large-Scale Ther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Tonga Eruptio ...
-
El Niño事件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现象,其发生机制一直是气候学研究的热点。热带西太平洋的赤道西风异常是触发El Niño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东亚冬季风(EAWM)异常增强能够激发出热带西太平洋上的西风异常,这种异常西风会持续到夏季,并进一步引发次年冬季的El Niño事件。然而,自1980年代中 ...
-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增高,1979年后北极海冰范围(Sea Ice Extent,SIE)显著减少,而南极SIE在1979-2014年间则呈现稳定增加趋势,2014年SIE达到最大值。2016年底南极SIE突然减少,跌破纪录,之后有所回升但一直保持低值,2023年则再创新低记录,致使南极SIE在2014-2023年间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其下降速率达-1.84×106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