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1

News | Nature:中国博士生数量近十年翻了一番

3

主题

2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3925193421746266

基本信息

英文标题:How many PhDs does the world need? Doctoral graduates vastly outnumber jobs in academia
中文标题:博士过剩危机: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博士?
发表日期:2025年6月22日
文章类型:NEWS
所属期刊:Nature(自然)
文章作者:Diana Kwon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855-w

博士学位“贬值”?毕业生远超学术岗位

全球博士毕业生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增长,在中国和印度等国,这一数字更是呈爆炸式增长。 传统上,博士学位是通往终身学术生涯的垫脚石。但如今,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已远远超过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职位空缺。研究人员指出,许多大学并未能帮助毕业生为学术界以外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我们需要让博士教育更有意义、更可持续,并更好地与多样化的社会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对齐,”葡萄牙高等教育国务秘书克劳迪娅·萨里科(Cláudia Sarrico)说,她曾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

博士的“大爆炸”

在OECD的38个成员国中,新晋博士学位持有者的数量在1998年至2017年间几乎翻了一番,此后几年仍在持续增加。(尽管有几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巴西,过去几年博士入学人数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微薄的津贴。)

在中国,博士生数量翻了一番——从2013年的约30万增至2023年超过60万在读博士生。“这个数字是巨大的,而且还在不断增长,”香港大学研究高等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雨果·霍塔(Hugo Horta)说。霍塔解释说,有几个因素推动了这种增长,例如拥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国内许多人期望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但霍塔表示,学术界的职位数量并没有跟上博士学位持有者增长的步伐。他说,进入这些博士项目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成为学者而接受培训的,因此许多未来的毕业生将为任何一个职位面临激烈的竞争。

期望与现实

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非学术性工作正日益成为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常态。2023年一项针对英国超过4500名博士毕业生的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以外就业。

这种就业可能意味着毕业生从事的并非以研究为基础的工作,或超出了他们的专业领域。在南非,超过6000名博士毕业生完成了2020年的一项调查,其中18%的人表示他们在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时遇到了困难。“即使他们确实找到了工作,也未必与他们的博士学位相关,而且并不总是他们期望或想要的工作,”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的研究员、该研究的合著者米兰德·范·利尔(Milandré van Lill)说。“在我看来,就博士毕业生而言,我们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范·利尔说,一些在学术界外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感到自己大材小用和被低估。

但情况并非 überall如此。2023年的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普遍很高,超过90%的人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与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毕业生相比,科技相关领域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与研究相关的职位——这与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相关。

如此多的博士毕业生如今在学术界以外就业,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硕士学位是否足以提供通常伴随博士学位而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提升。根据另一项2023年针对英国研究生学位持有者的研究,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小时薪资通常高于硕士学位持有者,但这并非在所有学科都如此。在法律、经济和管理领域,博士学位持有者的薪资略低于硕士学位持有者。而当考虑到工作年限后,任何领域的硕士学位持有者都比博士学位持有者挣得稍多。

变革中的前景

许多研究人员呼吁重新评估博士学位的意义,并改革高等教育体系以适应博士学位持有者不断变化的职业前景。一些国家,如日本、德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做出改变,例如在博士学习期间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带薪实习,或提供“产业博士”等替代方案,即学生与公司合作进行研究。尽管如此,许多学生仍然表示,大学在帮助他们为非学术性工作做准备方面做得不够。

“我们需要改变博士教育,为博士们投身各行各业做好准备,”萨里科说。“他们的技能——创新、批判性思维、分析性思维——都是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

3

主题

2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More than 600,000 students were enrolled in PhD programmes in China in 2023.
Credit: ChinaImages/Sipa USA via Alamy

Nature 643, 16-17 (2025)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1855-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