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黄刚等-GRL: 生成式降尺度模型助力高分辨率气候模拟

25

主题

5

回帖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3
发表于 昨天 14: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9/t20250916_7968792.html

气候模式模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为理解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政策以及降低气候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气候模式的发展仍面临两个核心挑战:模式本身的系统性偏差和空间分辨率不足。模式偏差会导致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的模拟与预测出现误差,在极端天气事件的模拟中尤为明显;有限的分辨率则限制了模型对中小尺度过程(如对流、热带气旋等)的表征能力,影响了极端事件模拟和区域气候分析的可靠性。

已有一些国际计划如CORDEX通过区域降尺度方法构建高分辨率模拟,CMIP中的高分辨率比较计划则直接利用高分辨率模式生成全球数据,但这些方法均需消耗大量计算资源,并仍受模式误差的困扰。生成式模型为高分辨率气候模拟和降尺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提出一种生成式降尺度模型(MVGDM),能够将全球气候模式输出从约100公里分辨率降尺度至25公里,并同时对气候偏差进行校正。将该模型应用于GFDL-ESM4模式中的三个关键变量——海表温度(SST)、2米气温(T2M)和500百帕位势高度(Z500)后,其气候态偏差分别降低了72%、79%和71%,同时较好保留了原数据中的内部变率信息,实现了分辨率提升、误差减少和内部变率保持之间的平衡(图1)。消融实验表明,模型中引入的“循环”结构是取得上述效果的关键,该结构有效避免了“模式崩溃”现象。

除了对单变量分布的校正,气候降尺度还需关注变量间联合分布与依赖结构,这些结构通常反映了气候系统的动力关系。MVGDM 显著改善了ENSO海温异常西伸过程中的暖偏差,以及IOD海温异常的空间分布偏差,较好再现了ENSO-PNA遥相关关系。相比之下,监督类深度学习模型(如AFNO)虽在某些方面表现良好,但会破坏数据一致性,导致动力模态缺失;传统统计方法(如QM)虽对单变量偏差校正有效,却难以优化多变量间的空间依赖结构(图2)。

基于该模型,研究团队生成了全球范围内25公里分辨率的日尺度历史模拟与未来气候预估数据集。该成果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海杰,通讯作者为汪亚副研究员、黄刚研究员与陶炜晨副研究员,合作作者包括林鹏飞研究员。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41019,92358302,42261144687,42175049,42475048,42405041)、中国计算机学会-百度松果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EarthLab)的资助和支持。

论文代码已开源:
https://github.com/Haijiepwd/MVGDM.git

基于本模型生成的全球25公里分辨率日尺度历史模拟与未来预估数据集:
https://doi.org/10.5281/zenodo.17119791

参考文献:
Li,H.,Wang,Y.,Huang,G.,Tao,W.,& Lin,P. (2025). Generative downscaling and bias correction of multivariable Earth system model simulat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52,e2025GL117397. https://doi.org/10.1029/2025GL117397

图1. 不同模型(GFDL、MVGDM、AFNONet、QM)海表温度(SST)、2米气温(T2M)及500百帕位势高度(Z500)的气候平均态偏差展示于子图(a–l)中:(a–c)为GFDL结果,(d–f)为MVGDM结果,(g–i)为AFNONet结果,(j–l)为QM结果。

图2. 不同模型(GFDL、MVGDM、AFNONet、QM)对于联合分布依赖结构的模拟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