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张井勇等-地球科学进展: 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模型系统及2025年夏季预测应用

272

主题

38

回帖

106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63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全球加速变暖背景下,高温酷热对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例如,2025年6月北半球多地发生的罕见高温热浪造成了严重损失,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季节尺度上预测极端高温仍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多年来我国季节气候预测业务仅能提供定性化的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意见,尚不能满足国家防范应对极端高温相关灾害风险的重大而急迫需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井勇研究员等在《地球科学进展》发表论文“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模型系统及实际应用”,介绍了完全自主研发的我国夏季极端高温定量化预测模型系统、提供了2025年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意见并给出了应对极端高温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2010年以来张井勇研究员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如何提升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水平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开展了连续系统研究,在JGR、CD、EF、科学通报(中英文)等刊物发表了20余篇相关论文,取得了系列新发现、新认识。基于科学新认识并系统考虑陆面要素、海洋要素、大尺度环流指数(例如 ENSO、AMO、PDO、NAO、AO、IOD、PNA)等物理先兆信号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完全自主研发了我国夏季极端高温定量化预测模型系统并自2018年起应用于实际预测,该预测模型系统总体上比较准确预测出了我国夏季极端高温的空间分布与异常,具有稳定而良好的预报效果,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年5月运用自主研发的极端高温定量化预测模型系统开展的预测表明,2025年夏季(6月—8月)我国极端高温影响总体明显偏重、灾害风险明显偏高、区域差异性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重庆、四川东部、新疆中南部、江苏与安徽北部等地受极端高温影响偏重最明显,高温日数(≥35℃)普遍偏多10天左右或以上。京津平原地区、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地区、东北少部分地区、宁夏北部等偏多非常明显,偏多幅度普遍在3-10天。

        总体而言,预测结果表明2025年夏季我国面临的极端高温灾害风险将接近或达到历史上高温日数最多的2022年夏季的相似程度。提出了防范应对极端高温灾害影响的对策建议,包括:(1)各级政府部门、气象部门、公共健康部门、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等应密切配合加强防范应对极端高温灾害风险。(2)应加强联防联控、加大防范应对复合和多种并发灾害隐患力度,提高预报预测、监测预警与灾害应急能力,将综合防控与应急救援端口提前,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3)保障高温预警信息发布及时畅通,增强公众防范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防范和降低极端高温对人们健康与生命的影响。(4)加强防范应对极端高温对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影响。(5)应将短期防范应对极端高温灾害风险措施与长期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美丽中国建设结合起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图1. 2025年夏季我国高温日数(≥35℃)预测结果与正常年份(1991—2020年平均气候态)的差值,正值为偏多、负值为偏少

论文信息:
张井勇,杨占梅,吴凌云,2025. 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模型系统及实际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40(5),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25.040. http://www.adearth.ac.cn/CN/10.11867/j.issn.1001-8166.2025.040

来源: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7/t20250707_788050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