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509/t20250905_7316181.html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风雨砺剑铸荣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气象服务保障纪实
东风浩荡,威震寰宇。铁甲洪流,气势恢宏。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下简称“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受阅部队威武雄壮,新锐装备令人振奋,观众席上掌声雷动。而在天安门城楼东侧不远处,一辆气象应急指挥车静静停靠。
广场上空,云状的细微变幻、云量的疏密分布,正被全天空自动成像系统全景记录。“蓝天丽日,天气晴好!”经历彻夜值守,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的常晨望向天空,难掩激动。
同一时刻,广场上的气温、湿度、风等实时监测数据传回后方气象服务保障组,同样熬了整夜的预报员比对着实时数据与预报结论,露出释然的笑容。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天安门广场放飞气球和鸽子。 图/新华社
扛牢责任 全力以赴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不仅是对历史丰碑的庄重致敬,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弘扬、对和平发展决心的坚定宣示。
做好纪念大会气象服务保障是党中央交办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恰逢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以高水平服务保障纪念活动顺利举行,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对我国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一次全面检阅。
信心与力量从何而来?高位部署,统筹下好“一盘棋”。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为纪念大会提供有力气象服务保障!”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的动员部署,凝聚气象工作者的心之所向。局党组高度重视、抢前抓早,于今年2月成立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专班。任专班组长的陈振林多次动员部署、坐镇会商指导,集部门之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各级气象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强大合力。
国家级业务单位提供专业指导与全方位技术支撑。北京市气象局发挥主体作用,构建高效协同保障机制,开展精准细致的预报服务。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周边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协同加密观测,上下游联动会商。
纲举目张,精准落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3月,预报员、防雷专家团队前往现场踏勘,细致分析近25年天安门地区的降水、气温、晴晒等历史数据,复盘历史高风险天气,将气象风险了然于胸,并提供专业防雷技术指导。
9月2日晚,在北京市气象局,国省气象预报员集智聚力,共同研判天气形势。图/张奥光 文/刘倩
5月,北京市气象局预报服务工作专班组建,在北京市气象台预报员的基础上,中央气象台首席也参与其中,联合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的业务骨干,形成互补协作格局。
7月,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平台接入服务保障总指挥部,多源监测数据一屏尽览,全周期气象服务产品一键调取,天气风险自动识别预警,化身知冷暖、有对策的“天气管家”。
8月,纪念大会三次综合演练,加密会商昼夜不辍,预报员反复推演研判环流形势细微变化,滚动调整预报结论,将精细化服务融入每一个细节,于实战中检验预报能力。
“科学研判、精准预报,坚定必胜信心!”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在每一次综合演练中,市政府领导坐镇气象台会商室,向纪念大会指挥部汇报天气情况。
9月3日7时,气象工作者交上最终答卷——“当前天安门地区已出现蓝天,预计8时后以晴为主,8时至11时气温26℃至29℃,光照和紫外线强,晴晒。”蓝天白云,成为纪念大会的亮眼底色。
直面挑战 毫厘必究
——以“细致精致极致”力争“定时定点定量”精准预报
精益求精的背后,是不同寻常的压力与挑战——今年华北雨季“超长待机”,较常年雨季明显偏长。
尤其是7月以来,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异常偏北,华北地区降水偏多明显,北京汛期出现多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近期副热带高压有所南退,但弱降水、强对流交替出现,天气形势严峻复杂。
在这种异常背景下,天气“脾气”更难捉磨,预报的不确定性和难度陡增。
“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而言,1毫米的降水都会影响现场各环节调度。”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专项活动专家组组长张芳华说。
进驻服务保障总指挥部开展现场服务的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也深有感触。“如果降水超过2毫米,合唱团需要穿上雨衣,铺设遮雨地毯、排水等工作也要打出提前量,时间需精确至分钟,量级更是精细到毫米。”
如何作答9月3日那天“天安门地区究竟是晴是雨”这道难题?
“这就相当于在北京地区4万个网格点里,预报一个格点。”作为联合会商主持、最终预报结论的把关人,北京市气象局预报服务工作专班首席赵玮介绍,“定时定量预报降水就像把日常白天夜间预报的12小时‘掰开’,再分析再研判,填入一道道以‘每半小时、0.1毫米’划分的填空题里。”
9月3日,北京市气象局应急指挥车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展服务保障工作。 图/常晨
即便天空晴朗无雨,持续晴晒、闷热又是另一重挑战。
“高温高湿与强紫外线将直接影响室外观礼的体验感,可能导致观礼者出现身体不适。”北京市气象局预报服务工作组组长于波介绍,气象服务专报除了预报常规要素外,还创新增设“体感等级”,为提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撑起“遮阳伞”。
致广大而尽精微,秉持“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态度,气象工作者提前40个小时做出与实况完全一致的研判,交出一份定时、定点、定量的精准预报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