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地模论坛
BBS
登录
立即注册
地模论坛
»
地模论坛
›
其他
›
学子天地
›
华文慕课 - 北京大学创办的、以中文课程为主的慕课(MO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4
|
回复:
3
华文慕课 - 北京大学创办的、以中文课程为主的慕课(MOOC)平台
论坛搬运工
论坛搬运工
当前离线
积分
1075
274
主题
40
回帖
1075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0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5 积分
积分
1075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3-31 16:22:17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华文慕课:由北京大学创办并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一个以中文为主的慕课(MOOC)服务平台,旨在为全球华人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该平台秉承公益、开放的原则,追求因材施教,并通过先进技术的支持,为用户提供来自北大等知名高校的免费课程。
网址:
https://www.chinesemooc.org/
回复
举报
论坛搬运工
论坛搬运工
当前离线
积分
1075
274
主题
40
回帖
1075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0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5 积分
积分
1075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25-3-31 16:25:27
|
查看全部
大气科学导论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向大学1-2年级学生,特别是大气科学、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农业气象、海洋气象、地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同学,介绍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学科全貌。也可作为中学生准备地球科学奥赛的参考资料。
课程内容覆盖大气物理、天气、气候三个主要方向。共10章,适合学习者每天学一章(需要约45分钟)。
选课同学只需观看全部课程视频(共32个视频,总时长7.4小时),即可获得课程证书。无作业或其它要求。
我们一起笑看风云!:-)
教师团队:闻新宇(北京大学)
网址:
https://www.chinesemooc.org/web/course_detail.php?courseid=5085
回复
举报
atmos85
atmos85
当前离线
积分
149
29
主题
14
回帖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积分
149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6-16 11:14:05
|
查看全部
闻老师一路走好。
-----------------------------------------------------------
闻新宇老师讣告
发布时间:2025-06-1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闻新宇副教授,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25年6月14日离世,享年45岁。
闻新宇老师1979年出生于北京。他自1998年至2007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和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学习深造,先后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球和大气科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10月回到母校,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讲师,于2017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并自2019年起担任系副主任,2019年3-6月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五处任兼聘工作人员。
闻新宇老师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气候模拟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气候变化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主讲《大气科学导论》《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的数值模拟与AI预测》《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等课程,凭借严谨的教学态度、扎实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解,深受学生喜爱与敬重。他主持编写的通识核心课教材《地球的夏天》即将出版。他担任国际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教练,组织全国物理学与大气科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为我国地球科学人才的培养尽心尽力,推动了学科的传承与发展。
闻新宇老师治学严谨,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他为人谦和、乐于助人,深受广大师生的尊敬与爱戴。他的英年早逝,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好老师,我们深感惋惜与悲痛。愿闻老师一路走好,他的精神与贡献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闻新宇老师告别仪式定于2025年6月18日7:00在昌平殡仪馆举行。
各界的唁电、悼文、挽联等敬请发送电邮至
aos@pku.edu.cn
,联系电话:010-62753214(丁老师)。
闻新宇老师千古!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闻新宇老师治丧办公室
2025年6月14日
回复
举报
atmos85
atmos85
当前离线
积分
149
29
主题
14
回帖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积分
149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6-16 22:52:16
|
查看全部
北京年度首场暴雨,送别朋友气象学者闻新宇
6月14日,暴雨。
雨大起来时我正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体检,因为当日还有四个线上会议,所以去得比较早,7点就赶到了医院,指望着早点结束参加会议。然而,想法还是天真了,尽管体检7点半才开始,但是7点医院已经排起了长队,队伍蜿蜒着已经排到了室外。
事实证明,早去的人并不会比晚去的人早太多时间,因为抽血、B超、心电图和CT检查都需要排队,即使在某个项目上排在前面,换到其他项目时也要排很长的队。
因为一直琢磨着会议中要讨论的问题,所以体检时心不在焉,遇到了几位朋友,也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眼看着无法按照设想早点结束,只好检查过程中跑到安静的楼梯间参加了上午的两场会议。
离开医院时,风雨都比较大,雨水顺着医院斜坡汇集,在门口形成漫过脚腕的水流。北大一院位于西什库大街,即使打着伞,赶到车站鞋和裤子都湿透了,果然是“湿裤”大街。
下午参加了另外两个会议,与厦门大学的老师讨论如何依托野外科学观测站展开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这样可以将科学资源带到偏远、西部和农村地区,另一方面也可能吸引公众参与,从而推动公众科学(public science)项目的展开。
之所以要进行这些会议的讨论,是因为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战略研究项目,对地球科学的科学传播类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因此需要调研国自然资助过的相关科学传播类项目,并和科学家及团队进行讨论,以期望遴选成熟的活动,提升科普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最终反哺科学研究,提升公民素质。
截至目前,已经调研了30多个项目,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闻新宇曾经牵头过的项目。
晚上噩耗传来,闻新宇因心脏病抢救无效而离世,享年45岁。
闻新宇是我的老朋友了,我们相识已经20多年,因为在北京,所以也经常见到。在2010年前后,我们共同参加一项科技部的平流层研究项目,我参加了陈文老师主持的第三课题,闻新宇参加了胡永云老师主持的第六课题,因为两个课题都侧重于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所以课题的各种会议经常一起开。
闻新宇那时候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有一年两个课题联合举行年度总结会议,会议在12月举行,隆冬时节大家已经羽绒服冲锋衣不离身了,他却身穿短袖,俾睨天下如战神一般,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可见一斑。
上周6月8日晚上,我和闻新宇在线讨论了40多分钟,主要讨论科普活动如何展开。2021年,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通过了一个国家级平台(本科生拔尖基地2.0),从而拥有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科学传播类项目的资格,于是闻新宇牵头申请了一项科学传播项目。
在这个项目资助下,闻新宇邀请人大附中李永乐共同制作相关视频,并在中学生中举办了科普视频大赛,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此外,为了让学生们切身感受数据和监测的重要性,他们在101中学和人大附中建立了两个大气自动气象站,每天实时观测并展示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和环境相关数据。此外,还邀请学生到北大参观,并参加科学报告会等。
尽管项目进展不错,但是闻新宇给项目的评价是仅达到及格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理想状态应该是项目周期更长一些,哪怕资金有限,但时间上会更充裕。另外,因为基金委的政策限制他们只能纳入两所中学,如果政策允许,他们希望推动建立一个中学生运维的气象监测网络,纳入更多中学参与,这样他们可以基于更丰富的数据开展更有趣的工作。
我们还讨论了科普项目的定位问题。我们共同认为科研项目应该和科普活动紧密结合,尤其是前沿探索类项目,应该向更广泛的公众说明研究内容,从而获得公众支持,而不是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做科学游戏。另外,全国科学设施和资源分布不均,科普项目的匹配不能全国撒胡椒面,而应该将资源匹配给效率更高的地区。
一个小插曲,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他家人在屋外找他说话,他站起来喊了一声:我在开会!中气十足,俨然有十多年前寒冬中身穿短袖的气势。
然而,世事难料,他遽然离去,朋友圈头图只留下他女儿的可爱身影,以及他的签名: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在我和他的讨论中,还留下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合理分配?从而推动科研工作者服务社会,当时商定,后面再安排时间进行讨论,现在看来,可能需要我独自去探索答案了。
6月14日,北京经历年度第一场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45.0毫米,最大降水量103.6毫米(东华门),最大小时雨强36.6毫米(古观象台,14日11时-12时),上天用哭泣送别一位年轻的气象学者。
来源:“科学有温度”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9k-NgVPXNhNQh68tjQJMUA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