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aUkUciyR3lp3rOjWhGrBFw
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 2025年07月21日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recent shortened response time of ENSO to Atlantic forcingQi Tian, Jin-Yi Yu, Hyacinth C. Nnamchi, Tim Li, Jianping Li, Xichen Li & Ruiqiang Ding
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相 ...
-
https://mp.weixin.qq.com/s/WPNSacnxJ-XIoZ8N6UW4RA
水文气象前沿 2025年07月22日
Soil Moisture Feedback Amplified the Earlier Onset of the Record-Breaking Three-Day Consecutive Heatwave in 2023 in North China
Kexin Gui, Tianjun Zhou
https://doi.org/10.1029/2024EF005561
期刊:Earth's Future
中科院分 ...
-
转自:“科技导报”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xP0bCuLJmqvRgMMx4k3JLA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5年第10期《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过程与全球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
地球系统科学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领域之一。《科技导报》邀请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总结分析了近半个世纪以 ...
-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观测表明,第24太阳活动周(2008-2019年)是过去百年中最弱的周期,最近的第25太阳周(2020年以来)太阳活动又重新活跃,太阳爆发活动逐年增多,出现多次剧烈的太阳爆发活动。另一方面,第25太阳周以来,中国 ...
-
转自:“气象学家”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dFn0uolVymum5mY6GF0xtQ
Decadal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etected in cloud motion vectorsLarry Di Girolamo, Guangyu Zhao, Gan Zhang, Zhuo Wang, Jesse Loveridge & Arka Mitra
引用本文
Di Girolamo, L., Zhao, G., Zhang, G. et al. ...
-
近日,《物理海洋杂志》(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林林研究员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Spatiotemporal Features and 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Submesoscale Processes in the Low-latitude Western Pacific Ocean”,揭示了低纬度西太平洋亚中尺度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 ...
-
全球加速变暖背景下,高温酷热对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例如,2025年6月北半球多地发生的罕见高温热浪造成了严重损失,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季节尺度上预测极端高温仍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多年来我国季节气候预测业务仅能提供定性化的夏季极端高温预测意见,尚不能满足 ...
-
南亚高压作为亚洲夏季风系统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其活动异常对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和指示意义。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南亚高压的变化十分强烈和复杂。在盛夏期间,南亚高压中心准双周东西振荡是南亚高压季节内变化的主要特征,但变化规律及天气气候效应仍不完全清楚。盛夏南亚高压中心准双周的 ...
-
转自: https://www.atmos.pku.edu.cn/xwzx/168507.htm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杨博雷博士与江苏省气象局、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提出了热带气旋快速增强的全新途径。相关的成果以“ Interaction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Rainbands May Lead to a Second Rapid Intensification in Idealized Tr ...
-
平均降水量的检测和归因对于理解全球变暖下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中国平均降水的变化受到强烈的内部气候变率影响,这使得在区域尺度上识别人为强迫信号极具挑战,针对中国平均降水变化的归因研究仍然稀缺。近日,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孙颖团队利用最优指纹方法,以降水距平百分 ...
-
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6/t20250627_7876198.html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正以更频繁的频次与更强的强度席卷全球,其破坏性影响随全球变暖持续升级。由于气候系统的高度互联特性,局地极端温度事件可通过“遥相关”触发连锁反应,解析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联动机制,对提升极端天气预测精度及 ...
-
https://iap.cas.cn/gb/xwdt/kyjz/202506/t20250623_7873687.html
2024年是暴雨洪涝席卷全球的一年,其中致灾极为严重的是2024年春季的中亚洪水。2024年3月末至4月期间,大范围洪水侵袭哈萨克斯坦及与之接壤的俄罗斯西南部地区(图1)。这是该地区至少7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这次洪水对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 ...
-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的生态环境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北极海冰的急剧融化不仅是全球变暖在北极区域内最为显著的表征,也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强调热带地区的气候变率(如ENSO等)通过大气遥相关、行星波以及水汽输送等多种复杂的物理过程,影响北极的天气气候。然而,关 ...
-
作为调控东亚夏季气候的关键环流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的异常活动可引发严重洪涝与干旱灾害,如1931、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20年超强梅雨,及2022年长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深入理解西太副高的预测机理对提升东亚气候灾害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季节预测研究多局限于近30 ...
-
位涡(PV)是理解大气运动的重要理论工具。根据PV理论,地表的热力异常是制造PV,驱动大气环流异常的源动力。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重要的地形强迫,长久以来,人们对青藏高原冬季气候影响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其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上。那么,冬季高原的热力异常是否能够参与区域气候调控?高原地表的非绝热冷却异常通 ...
-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风云卫星遥感联合实验室李锐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利用中国风云卫星全天空探测陆面植被蒸散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地球科学Nature Index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onitoring Daily All-Sky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East ...
-
日期 2025-06-05 来源:地球科学部
图 基于过去暖期预测未来南亚夏季风的变化。利用过去暖期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a)季风降水热力项,(b)季风降水动力项,(c)SSP5-8.5情景下季风降水变化(即动力项与热力项之和)和850hPa季风环流变化,(d)同(c),但为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结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 ...
-
热带气旋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坏力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管气象预报技术持续进步,热带气旋强度,尤其是其快速增强过程的准确预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观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卫星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观测,容易受到热带气旋顶部云层的干扰,难以直接探测到眼墙区域,这 ...
-
中国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进展
孙颖,王东阡,张学斌
研究概述
作为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大前沿科学领域,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旨在揭示气候变化的原因,量化外强迫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这些问题不仅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我国在检测归因领域总体起步较晚, ...
-
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imply limited futur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weakeningDavid B. Bonan, Andrew F. Thompson, Tapio Schneider, Laure Zanna, Kyle C. Armour & Shantong Sun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过热量和盐分的输送调节北大西洋气候,并对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