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中国气象报】九天之上揽星河观云测雨护民生—风云气象卫星成员大盘点

141

主题

16

回帖

53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36
发表于 2025-4-24 16:04: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编者按

“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五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气象卫星必须要走自主研发之路,于1970年亲自批准风云气象卫星研制。我国成立专门的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前身)负责气象卫星的规划及运行管理,由此,开启了独立自主研制气象卫星的道路。

55年来,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已成功发射21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8颗在轨运行,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运行静止和多种低轨道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正值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我们借此机会,看寰宇之间,星光璀璨——

本版策划:苗艳丽 程飞 张艺博 林禹彤
专家顾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研究员 陆风   高级工程师  朱琳玲

风云一号 A星
出生日期:1988年9月7日
特长: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有能力自己研制、发射和运行气象卫星国家的行列。

风云一号 B星
出生日期:1990年9月3日

风云二号 A星
出生日期:1997年6月10日
特长:作为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开启了我国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在轨运行的时代。

风云一号 C星
出生日期:1999年5月10日
特长:2000年5月,风云一号 C星因其在轨运行的稳定性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入世界业务极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中国第一颗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的卫星,为世界各国免费提供气象资料。
高光时刻:风云一号 C星的成功发射被评为20世纪末中国三大事件之一,并铭刻于中华世纪坛;荣获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风云二号 B星
出生日期:2000年6月25日

风云一号 D星
出生日期:2002年5月15日

风云二号 C星
出生日期:2004年10月19日
特长:风云二号 C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第一颗业务卫星,性能大幅度提高。
高光时刻:风云二号 C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地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成员。在2008年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风云二号 C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风云二号 D星
出生日期:2006年12月8日
特长:与风云二号 C星形成双星组网观测,实现了我国静止业务气象卫星的“在轨备份”。
高光时刻:2007年5月24日,风云二号 C星、风云二号 D星同时进行汛期加密观测,完成了15分钟加密观测的动画云图。

风云三号 A星
出生日期:2008年5月27日
昵称:奥运星、上午星
特长: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 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 突破,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技术升级换代, 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

风云二号 E星
出生日期:2008年12月23日

风云三号 B星
出生日期:2010年11月5日
昵称:下午星
特长:风云三号 A、B星组网探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有此项能力的国家,全球资料的观测时效从12小时缩短至4.5小时,预报精度提高3.0%左右,预报时效延长24至36小时。

风云二号 F星
出生日期:2012年1月13日
特长:除了常规观测外,实现每年六个月的时间加密观测,在气象灾害监测、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具备更加灵活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定区域扫描能力,能够针对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观测。

风云三号 C星
出生日期:2013年9月23日
昵称:上午星
特长:作为我国太阳同步轨道天基气象观测的主业务卫星,与风云三号 B星共同组网进一步强化我国极轨气象卫星上、下午星组网观测的业务布局,使我国全球观测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从12小时缩短到6小时。
高光时刻:2014年4月,风云三号 C星被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纳入值班卫星。

风云二号 G星
出生日期:2014年12月31日
特长:实现了风云二号多星观测,为我国和世界的气候监测和天气预报提供实时动态的气象观测资料,并在国际上首先实现了15分钟间隔双星连续加密观测,大大提高了对暴雨范围、强度和台风的动态跟踪及登陆位置的预报精度,业务运行成功率稳定在99.5%以上。

风云四号 A星
出生日期:2016年12月11日
特长:风云四号 A星是当时最先进的综合大气观测卫星,世界首次实现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红外高光谱探测,东半球首次实现静止卫星闪电连续观测。
高光时刻:2017年2月27日,风云四号 A星获取首批图像和数据,世界第一幅静止轨道地球大气高光谱图正式亮相,同时,我国首次获取天基闪电分布图。从9月25日17时至28日17时的四天内,手机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图片更换为风云四号的成像图。

风云三号 D星
出生日期:2017年11月15日
昵称:下午星
特长:是中国低轨道下午观测的主业务卫星,与风云三号 C星共同组网,形成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上、下午星组网观测的业务布局,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至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风云二号 H星
出生日期:2018年6月5日
昵称:“一带一路”星
特长:首次实现了中国静止气象卫星对印度洋到中非范围内地球三分之一区域的持续观测,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良好的观测视角和高频次区域观测。
高光时刻:2018年6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提出:“中方愿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从此,风云气象卫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闪亮名片。

风云四号 B星
出生日期:2021年6月3日
特长: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首发业务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观测系统正式进入业务化发展阶段。与风云四号 A星组成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双星组网,对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连续、可靠、稳定业务运行意义重大,我国观测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风云三号 E星
出生日期:2021年7月5日
昵称:黎明星
特长:风云三号 E星由我国自主研制,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 C星和风云三号 D星组网运行,每6小时可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的资料,有效提高和改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时效,对完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风云三号 G星
出生日期:2023年4月16日
昵称:降水星
特长:是中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提供全球中低纬度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风云三号 G星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以风云三号 G星降水星为核心,风云气象卫星形成了高低轨协同测量降水的虚拟星座,形成融静止轨道光学载荷与极地轨道主被动微波载荷为一体的风云综合降水测量体系。

风云三号F星
出生日期:2023年8月3日
特长:提高对臭氧、二氧化硫等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成分以及地球辐射收支能量的探测能力。与在轨的风云三号 D星(下午星)、风云三号 E星(黎明星)、风云三号 G星(降水星)组网观测,强化了地球系统综合观测能力。

来源:http://epaper.zgqxb.com.cn/index.html?guid=19151876875396055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