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0

中国气象报 | 本世纪内极区极端暖事件将更频发

44

主题

19

回帖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5-8-11 10:28: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http://epaper.zgqxb.com.cn/index.html?guid=1954684747103862785

北极圈内连续十余天现超30℃高温
本世纪内极区极端暖事件将更频发

本报记者 张艺博

近日,北极圈以北的挪威、芬兰以及俄罗斯的雅库茨克至东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出现30℃以上的高温天气,多国发布高温预警。挪威气象部门称,最北部三个郡的气象站,连续十几天观测到超过30℃的高温,近期还可能再次出现30℃以上的高温;芬兰气象部门连续三周观测到30℃以上的高温;瑞典哈帕兰达的一个气象站连续14天记录到25℃以上的气温……

北极圈内为何会出现30℃高温?又为何持续多日不退?近年来极区极端暖事件为何层出不穷?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研究员吕俊梅、魏婷。

阻塞高压维持高温时长打破纪录

从逐日地面最高气温来看,本次高温过程自7月21日起,一直持续到8月3日,持续14天。这是自1961年以来,北极圈内出现的最长一次高温持续期。“这是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阻塞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吕俊梅介绍,7月中下旬,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高压脊向西、向北延伸,7月21日后逐渐控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并在北欧形成阻塞高压。

阻塞高压是中高纬地区特有的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现象,它的增强给当地带来高温天气。阻塞高压可维持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此次连续高温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给当地带来严重用电负荷,畜牧业等行业也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北极增暖速率不对称,表现为夜间气温上升速率快于白天,导致温度日较差逐年减小,加剧了人们体感上的不适,致使就诊人数激增。

极地放大效应凸显极端暖事件增加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暖事件还将更加频繁持续地发生,北极地区尤为严重。魏婷表示,北极极端暖事件的变化幅度比中纬度地区更加剧烈,过去60年,泛北极大陆(包括西伯利亚、北欧、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格陵兰岛)极端暖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极端冷事件在减少,极端降水在增加。研究表明,这种趋势在21世纪还将持续。

北极圈内极端高温频发不仅对当地人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从更大范围、更长尺度来看,还将引发更深远影响——北极是地球的冷源之一,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极端高温事件愈加频发重发,可能导致格陵兰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同时极区冰雪消融会加速表面反照率的降低,进一步放大北极的增暖,部分地区还将伴随雨雪相态的转变,如降雪转为降水,严重威胁冰冻圈的稳定性。另外,北极地区生态脆弱,极端事件可能对极区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