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谷歌又祭出大杀器!Global MetNet 重新定义临近预报

52

主题

23

回帖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DM4ikHTkbEL4jXotOfT8aQ
原创  AiBot   EarthAi   2025年10月16日

Global MetNet: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全球高分辨率降水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An Operational Deep Learning System for Satellite-Based High-Resolution Global Nowcasting

这篇论文《An Operational Deep Learning System for Satellite-Based High-Resolution Global Nowcasting》由 Google Research 和 Google DeepMind 的研究团队联合发表,提出了一种名为 Global MetNet 的全球高分辨率降水临近预报系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问题背景

• 降水临近预报(Precipitation Nowcasting)指对未来几小时内的降水进行预测,对防灾减灾、农业、交通等具有重要价值。
• 传统数值天气预报(NWP) 存在延迟高、分辨率低、全球覆盖不均等问题。
• 雷达数据稀疏: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地区雷达覆盖严重不足,导致预报能力远低于北美、欧洲等地区。

1.2 研究目标

开发一个全球覆盖、高时空分辨率、低延迟、适用于雷达稀疏地区的降水临近预报系统。

二、方法概述:Global MetNet

2.1 数据源

训练目标(Training Targets)
• GPM CORRA:来自NASA的卫星联合雷达-辐射计降水数据,作为主要训练目标。
• 地面雷达(美国MRMS、欧洲OPERA、日本JMA)作为辅助目标。
• IMERG Final:全球降水估计数据集,作为补充。

输入特征(Input Features)
• 地球静止卫星图像:7颗卫星融合成18个波段的全球图像。
• HRES NWP数据:ECMWF的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数据。
• IMERG Early、地形、经纬度等。

2.2 模型架构

•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基于残差网络(ResNet)。
• 时间编码:将预报时间作为条件嵌入模型(类似FiLM机制)。
• 空间下采样与上采样:使用空间-深度变换(space-to-depth)处理高分辨率输入。
• 多输出头:每个头对应不同目标(如CORRA、雷达等),支持多分辨率输出。

2.3 概率输出

• 模型输出为分类概率分布,每个像素点对应不同降水强度的概率。
• 通过优化阈值(如最大化CSI)将概率输出转为确定性预报。

三、实验结果与性能评估

3.1 评估指标
• CSI(关键成功指数):衡量命中率与误报的平衡。
• Frequency Bias(频率偏差):衡量预报是否系统性偏多或偏少。
• FSS(分数技巧评分):衡量空间结构的匹配度。

3.2 主要结论
• 全球性能优于HRES和HRRR:在所有预报时长和降水强度下,Global MetNet 的CSI均高于传统NWP模型。
• 缩小南北半球预报差距:在热带和全球南方地区,MetNet 的预报能力甚至优于HRES在北美地区的表现。
• 低延迟优势:模型在1分钟内完成12小时预报,而HRES需要6小时以上。

3.3 区域性能
•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高雷达覆盖区,加入雷达输入后性能进一步提升。
• 在巴西、印度、非洲等雷达稀疏区,仅凭卫星和NWP数据也能取得显著优势。

3.4 案例研究
• 深对流系统(西非):MetNet 能准确捕捉风暴发展,HRES几乎无预报能力。
• 热带气旋(孟加拉湾):MetNet 能更好捕捉强降水中心,HRES则强度偏低、结构模糊。

四、消融实验与模型分析

4.1 输入数据的重要性
• 移除卫星图像:对短时预报影响最大(CSI下降0.03–0.05)。
• 移除NWP数据:对长时预报(>6小时)影响显著。
• 移除雷达输入:仅在雷达覆盖区性能下降,其他地区无影响。
• 移除IMERG Early:无明显影响(因其延迟过高)。

4.2 模型设计优势
• 多目标训练:使模型能适应不同地区和数据源。
• 概率输出:提供不确定性信息,更适合决策支持。

五、实际应用与部署

• 模型已部署在 Google Search 中,为数百万用户提供实时降水预报。
• 支持全球范围内12小时、15分钟间隔、5公里分辨率的降水预报。

六、局限性与未来工作

6.1 局限性
• GPM CORRA 数据稀疏:每2.5天才能覆盖同一地区,极端降水样本有限。
• 湿偏差(Wet Bias):模型倾向于高估强降水,空间结构不够锐利。

6.2 未来方向
• 引入更多观测数据(如闪电数据)。
• 优化概率预报,减少偏差。
• 推动模型在发展中国家气象部门的应用。

总结
Global MetNet 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降水临近预报系统,它:
• 利用卫星+NWP+雷达多源数据;
• 实现高分辨率、低延迟、全球覆盖的预报;
• 显著缩小了全球南北预报能力差距;
• 已在实际产品中验证其实用性与可扩展性。

这项研究展示了AI在气象预报中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弥补全球数据不平等方面的社会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地模论坛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京ICP备1402408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